內容目錄
The New Bing 與 Google Bard
Google 在美國東部時間 2 月 8 日上午 8 點 30 分,透過 YouTube 上直播,舉辦了一場小型的發表會,所有人都看得出來,主要是因為 Bing 宣布即將把 ChatGPT 整合到 Bing 的服務之中,逼得 Google 衝衝忙忙舉辦了這場發表會,而這場發表會不只出現了一些瑕疵,內容也乏善可陳,活動進行之後,Google 的股價還一度重挫了 8%,相形之下微軟的股票則是上漲了 2%,可以預見一場搜尋引擎的激烈競爭,即將開打。
直播網址: Google presents : Live from Paris

在 2023/02/08 Google 的產品發表會之後,我整理了幾個個人觀點,提供大家解讀目前 Google 與 Bing 競爭的現況參考:
- 與大眾預期的不同,Google 這場發表會並不是要主打 Bard 來對抗 Bing 的 AI Search & Chat,我猜一方面對話式 AI 本來就不是目前 Google 的主力發展項目,另一方面 Bard 應該還不到成熟階段,所以整場發表會花了很多篇幅在介紹地圖的優化,以及 Multi-Search 的新進展。
- 對話式 AI 或許能提升搜尋體驗,但以 Google 目前在搜尋市場的市佔率,提升搜尋體驗對搜尋的營運並沒有太大幫助,這應該是 Google 並無積極發展及導入對話式 AI 的原因。
- 若把地圖搜尋及 Multi-Search 視為搜尋服務的一部分,Google 著力在這兩項領域,反而是有可能提高使用者數,以及使用頻率,這對整體搜尋業務的增長,是更有幫助的,所以我認為 Google 近期的發展重心是在這兩項之上。
- 從 Demo 中 AI 匯整回答格式可以看到,並無標示資料引用來源,這對 SEO 的點擊率免不了會造成衝擊,SEO 的布局策略,必須再觀察後續的發展,建議商家先暫時不要洽談外包 SEO 或報名 SEO 課程。
- 搜尋服務不一定需要二選一,從 ChatGPT 的受歡迎程度,可以預期之後的 Bing Search & Chat,鐵定能吸引不少使用者,更何況 Bing 的搜尋結果會顯示引用來源,所以在 Bing 上的佈局應該是必須的,而且愈快越好。
- 從當日的股價表現來看,民眾已經對這幾天的搜尋引擎之爭,做出了投票,可以看出民眾對 Bing 的認同與期待,而可看性不足又自亂陣腳的發表會,也能看出 Bing 帶給 Google 的衝擊是巨大的。
- Google 已發布新的官方文件,聲明不會因為內容是 AI 產製,就有不同的對待標準,排序的關鍵因素仍是內容品質。(資料來源: https://developers.google.com/search/blog/2023/02/google-search-and-ai-content)
- 利用 AI 來綜合資料及提出見解,將會被用在各個垂直領域,只要擁有大量UGC(User Generated Content)資料的平台,都可能導入交談式 AI 服務,這也可能分蝕掉網頁搜尋的使用率,例如 Quora 推出的 Poe。
- Google 和 Bing 都強調 AI 的回答內容無法保證完全正確,尤其是複雜的問題,這是 SEO 可以把握的新機會,網頁內容的發展,建議避免製作簡單且常見的問題解說,從 AI 不容易回答的內容下手。
- 廣告版位的曝光及轉換,也將受到影響,尚未導入 GA4 的強烈建議盡速導入,開始收集 Google 搜尋重大調整前的數據,以便未來 Google 搜尋正式引入 Bard 之後,能有前後的數據可檢討比較,並做為調整的參考依據。
對話式搜尋時代的 SEO 預測
近期看到了不少有關利用 ChatGPT 來產製網頁內容的文章,有人分享各種 ChatGPT 工具、外掛,有人分享實際操作的成果,而 Google 也明確表態不會因為內容是 AI 所產製,就給予降低搜尋的排名,仍是以內容是否實用來做為排名的主要依據,讓人看起來好像用 AI 產製內容會有一段紅利期。
但是,由於借助 AI 的輔助來產生內容,門檻已經變得非常非常的低,免費的工具隨手可得,使用技巧也根本幾乎不需要任何的專業及學習,只需要像正常的對話即可,這也代表接下來在 SEO 領域的發展,將會是有愈來越多的人,會利用 AI 工具來輔助產生內容,而等到有一定比例的競爭同業,都利用 AI 工具產製了一堆大同小異的文章之後,我認為那個行業的 AI 文章紅利期就沒了。
隨便向 Bing Chat 問一個問題,就可以產出一篇文章(下圖右側),感覺近期網路上的網頁數量應該會爆漲。等 AI 文章氾濫之後,不只稀釋現有網頁的曝光率,Google 搜尋的品質也可能受到影響,未來 SERP 出現的網頁雖然標題及描述皆不盡相同,但點進去網頁內容卻都大同小異 ….. 那時候對 SEO 一定會造成不小的衝擊。

測試詢問 New Bing 問題,發現右側 AI 聊天回答的內容,會依來源分列,並標註來源編號,這種作法可提升使用者點擊來源網站的意願。
另外,同一個網站如果有多篇網頁被引用,Bing 會重複列出,當你將滑鼠移到來源連結時,也會提示該網頁的標題,點擊時則會跳轉到不同的網頁,看起來很努力在進行導流。

New Bing 並不知道網友常向 Google 問什麼
看到有人示範向 New Bing 詢問網友常問的產品問題,想藉此了解消費者關心的問題,但是 Bing AI 或是 ChatGPT 主要的資料來源,應該是以網路上公開的資料為主,而這絕對不會包括使用者向 Google 發送的查詢資料。
New Bing 或 ChatGPT 之所以能列出人們常問的問題,應該也是來自公開網頁 Q & A 資料中的 Q,這通常是人工整理的資料,如果是商品相關的問題,則大部分應該是商家整理到網頁的資料,而不是真的使用者常常在 Google 搜尋的問題,所以 New Bing 或 ChatGPT 還是有辦法回覆你的提問,但內容可能不是真正網友常問的問題。
雖然 New Bing 或 ChatGPT 的回覆也還是有一些參考價值,但如果想知道使用者真正常搜尋什麼,現階段可以參考 Google Search Console,或是 Google 搜尋頁的預測查詢字串及相關搜尋,會得到更好的答案。
Bing 或許會將使用者查詢的資料也納入訓練,但這也得等使用 Bing 的台灣人夠多之後,才比較有參考價值。
如何在新的 SEO 時代脫穎而出
當 AI 生成文章的熱潮過後,要在 SEO 尋求突破,我認為將回歸到分享獨家的內容,越是 AI 無法生成的內容類型,將越能夠讓 Google 覺得稀有,越有機會獲得優先排序的機會,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常常閱讀 Google 搜尋的官方文件,你就會理解 Google 在優先排序的大原則,是不會讓搜尋結果出現重複的內容,我相信也會盡量排除大同小異的內容,所以當你的獨家文章,雖然與眾多 AI 產製的內容談的是相同的主題,鎖定的是相同的關鍵字,但因為你的內容與其他 AI 產生的內容明顯不同,於是你的文章就可能脫穎而出,得到更好的排名結果。
這個問題可能會因產業別而不同,各位可以依自家的獨有條件或特性,自行發揮創意,不過我建議你的第一步應該是先花點時間,玩玩 ChatGPT 或是其他 AI 內容生成工具,了解這些工具能做甚麼事,強項弱項各是什麼、觀察別人如何利用它們,知己知彼,才能構思適當的應對策略。
關於 AI 輔助生成 SEO 文章熱潮過後的建議作法,這部分我將編寫在我的電子報中,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我的觀點,請訂閱我的電子報 https://martecher.substack.com/。